中国《市县领导决策》刊、网 记者 张天林 张雯
劳动节,全称“五一劳动节”,是全世界80多个国家的全国性节日,它不仅是劳动者的一个很好休息的“节日”,更为深刻意义是记录劳动者,尊重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和创造价值,五四是青年节,也是对一个正在蓬勃发展中企业最好的致敬。
邂逅“红粉佳荣”是在几年前的一次展会上,由于当时展位上人比较多,只是和他们的负责人聊了聊,但负责人相当热情,临走还送了红酒。酒的味道不错,但让我好奇的是它的名字“红粉佳荣”,当时心里还真的想过“为什么不是红粉佳人?”时光如梭,转眼几年过去了,有幸能深入它的种植基地。站在这万亩种植基地,有些震撼,此刻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它那就是“浩瀚”,一望无际的黄土地站在罗山脚下,群风就浩浩荡荡从它身边经过,但并没有停留的意思,鸟儿更不晓说,这让这片土地显得有些寂寥。
车子驶过一片片黄土地,“快看,葡萄树”!一声惊呼让一株绿色以盎然的姿态映入眼帘,将生命的惊喜浓浓的铺设在了这片黄土地上。褐色的藤条醉卧在黄土地的怀里,嫩绿的叶片心安理得地接受着阳光的抚摸,发着一点点的嫩光,蓬勃向上是此刻最真实的样子,这生命的迹象让人开始对土地敬畏起来。是怎样的一片土地,是怎样的一群人它不但能养育出土得掉渣的“土豆”,还能养育出“红粉佳荣”这样高贵、典雅的“葡萄酒”?带着真诚的好奇和未解之谜走近这片黄土地,走近这群平凡而伟大的劳动者。
红粉佳荣的种植基地就在红寺堡区罗山脚下,也许是罗山的呵护和庇佑才有了它的渐次发芽、生长、成熟、酿造。罗山是宁夏中部的绿色生态屏障,也是宁夏中部重要的水源涵养林区,被当地人们称为“母亲山”,素有“荒漠翡翠”之称,它有着种种传奇和传说。从种植、管理、到酿造再到餐桌,一杯葡萄酒链接着劳动、付出、情怀和满满的收获。
从四月份展藤开始,这些葡萄要经过2000左右的劳动者持续半个月的辛苦劳动才能把它们从阴暗的土里接回阳光普照的地面。9月份是收获的季节,葡萄也开始成熟,采摘的葡萄通过芊芊素手从枝条采摘下来,再经过人工分选、发酵、几重压榨、沉淀、杀毒等多种工艺才能进入到橡木桶,再度经过至少一年的沉睡才能到餐桌。此刻喝一杯“红粉佳荣”其实是一种情怀和情调,是带着欣赏和敬意而来的。
宁夏红粉佳荣酒庄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在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产区·红寺堡明星产区拥有万亩葡萄种植基地,集葡萄酒酿造、旅游观光和葡萄酒文化于一体的大型现代化、庄园式的葡萄酒生产企业。公司占地38000亩,其中规划酿酒葡萄种植10000亩;建成酒堡一座,建筑生产车间1万余平方米,地下酒窖2000平方米。年生产优质中、高档葡萄酒1000吨。其中种植酿酒葡萄7800亩;种植赤霞珠5000亩、霞多丽1800亩、黑比诺800亩、梅鹿辄200亩;截止2019年挂果面积近7000亩,年产葡萄2500余吨。葡萄园地貌为山地缓坡,依山形地势而建,土壤土质大部分为砂砾土含有大量硒元素。
园区采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及设备,树形为单主蔓龙干和厂子架型。葡萄园以农户承包制管理模式,公司技术人员负责对农户进行指导培训,并实时监督,严格控制产量。园区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常年干旱少雨,昼夜温差大。多年平均降水量251毫米,年平均蒸发量2387毫米,为降水量的9倍。年平均气温8.7℃,日温差13.7℃,全年>10℃积温可达3200℃以上。全年日照时数2900~3550小时,所产葡萄含糖量高、糖酸比适中、着色饱满、无污染,葡萄酒质优、适口,葡萄中含有大量硒元素。
2014-2016年公司连续两年携红粉佳荣系列产品登陆欧洲,分别参加了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世界知名葡萄酒生产地的国际性葡萄酒展销会,获得了中外葡萄酒爱好者的一致好评。其中:中法官方联合会主席·亚丁,欧中联合商会副主席米歇尔·罗西先生对本公司系列红酒做出高度赞扬。公司的经营成果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近年来曾先后获得先进集体、全国产品质量。
2015年荣获:法国吉伯特国际红酒挑战赛“金奖”;第一届中国亲民葡萄酒大赛“最佳性价比葡萄酒银奖”;中国(广州)国际食品食材展览会“金牌奖”;被国际食品安全协会评为:安全典范企业;被中国葡萄酒市场白皮书发布组委会评为:中国最具发展潜力葡萄酒产区明星酒庄。公司产品始终致力于葡萄酒文化宣传及市场培育,并以市场为导向,把葡萄与葡萄酒纳入本公司一贯倡导的食品大健康运营体系,为市场提供更安全,更高品质的有机富硒系列葡萄酒。
红寺堡区是宁夏最早的移民地区,红粉佳荣酒庄有限公司从种植到销售每年带动1000多人上万次就业,人均收入5000到6000元,每年临时工发放2100多万元。这是这片土地的馈赠,也是对劳动者付出最大的回报。
园庄映烛红
白鹭栖脂粉
美酒日夕佳
岂惟一身荣
-------红粉佳荣
责任编辑:江茉
公众号
扫描关注
头条号
市县决策网